标准对数视力表与小数记录视力表的换算 查自己视力最简单、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用
视力表。以前视力1.5就是最好了,对很多人来说,对于现在的视力表记录方法感到不太直观,需要进行视力表的换算。现在的视力表不再采用0.1-1.5这样的小数记录方法,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视力5.0、4.0之类,这种新的方法叫做标准对数记录法。
这两种视力表换算规则如下:
旧 新 度数
0.1---------4.0----------650
0.12--------4.1 ---------550~600
0.15--------4.2 ---------500
0.2---------4.3 ---------450
0.25--------4.4 ---------400
0.3---------4.5 ---------300~350
0.4---------4.6 ---------250
0.5---------4.7 ---------200
0.6---------4.8----------150
0.8---------4.9 ---------100
1.0---------5.0
1.2---------5.1
1.5---------5.2
视力表是根据视角的原理设计的。所谓视角就是由外界两点发出的光线,经眼内结点所形成的夹角。正常情况下,人眼能分辨出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所形成的视角为最小视角,即一分视角。视力表就是以一分视角为单位进行设计的。
使用视力表测量视力时,被测者应距视力表5米(如不满可利用镜面反射),1.0及以上是正常视力。一般是从视力表较低的水平往高水平辨别,直到不能辨认这样来测定;不过实际操作时由于整个群体的视力水平还算不错,为了节省时间会有一些施测者喜欢从最难的开始让测试者辨别,说到这里小编就想起一件趣事。
有些朋友视力的确很糟糕,他们在5米内还是看不清0.1处E字缺口。此时可让其走近直到能看清为止,这时他的视力为:视力=0.1×距离(米)/5。如果在半米内仍然看不清视力表上的E字缺口,那么就要测试者辨认指数,测手动、光感等。按检查情况记录视力。 屈光度与视力表上的数值的换算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屈光度的概念。人们口中的近视度数与屈光度关系密切。1屈光度被定义为光线在通过镜片在镜片后一米处形成焦点。以D表示,f表示焦距就有公式D=1/f。距离如果镜片焦距是0.5米那么这个镜片的屈光度就是1/0.5=2,习惯上人们喜欢把这个叫做200度。
现在有个好消息近视是可控,可防,可治的。古医书记载:凡病药之不及,针之不到,必须灸之。磁灸结合治疗近视弱视,突破国内外无法治疗近视的局限。艾灸产生的近红外线能深入眼底深部细胞及组织,增加血液循环,吸收均衡营养,促进眼细胞修复和发育,同时还可促进孩子大脑细胞发育、提升智力。